一岁以后,孩子的饮食进入一个新阶段,好多新的食谱可以解锁了,“大人饭”也可以进行尝试,这对宝宝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。
而对宝妈来说,宝宝的喂养方式也开始需要做新的调整,1-3岁这段时间,我们需要让孩子慢慢地过度到成人饮食方式上。
这对于宝妈来说是个挑战。
小孩子脾胃弱,酶分泌不足,但同时婴幼儿阶段又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,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,这个矛盾就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很多脾胃问题,好多孩子1、2岁的时候经常地出现上火、腹泻、呕吐、便秘等消化问题,而且长得比同龄的孩子要瘦小,这就让宝爸宝妈很担心。
所以孩子的脾胃问题,是爸爸妈妈们照顾的重点。
其实大多数情况下,孩子的肠胃不适都是有一个过程的,一开始可能是消化不良,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发现状况,也没有找到原因,孩子肠胃不适就会严重,并且反复。
首先,孩子腹泻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导致肠内平衡打破而引起的,身体为了进行自我保护,而把胃里的食物给排出去;其次,便秘也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,吃了太多东西,堆积在一起就会出现便秘;还有比较直接的,孩子喊肚子痛,可能也是肠道蠕动出现异常,肚子里东西过多导致的……
中医上讲,消化不良分不同的类型,也就是不同的原因引起,比如:
“肝气犯胃型”,指压力大或者抑郁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;
“饮食停滞型”,指过量饮食损伤脾胃,或者是孩子吃了太多不容易消化的食物;
“ 脾胃虚弱痰湿停止型”,指孩子由于体质或者其他原因本身脾胃弱,容易“脾气不升胃气不降”,平常胃口不好;
……
每个孩子情况不同,如果孩子经常腹痛腹泻,或者平时胃口不佳,我们还是要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下检查,发现孩子的问题以及自己喂养习惯上的问题然后调整。
其实有经验的宝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下宝宝身体的一些表现,来判断孩子是否脾胃不适:
早上起床:▶嘴干、嘴角有口水印
《黄帝内经》有所记载,脾胃不好容易分泌大量口水,因为“脾承担着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的功能”,如果孩子早上醒来后,发现嘴角总是有口水印,然后嘴干,同时并不存在口腔炎症等问题,那说明宝宝可能是脾胃受损。
吃饭时: ▶早饱腹胀
孩子消化不良,会出现吃了一点饭就不吃了,因为他刚吃饭没多少就有了饱腹感,不想再吃了。还有就是吃饭完后,孩子会出现肚子胀(肚脐鼓,硬,敲起来有咚咚的声音)、嗳气症状,这就比较典型了。
晚上入睡:▶困了却不好好入睡
孩子肠胃不适说不出来,白天注意力总被占用还好,到了晚上往往就会在睡觉前哭闹,不肯入睡。尤其孩子晚上吃多的话,肠胃一直在工作,但是消化不了,就容易积食。
睡着后:▶睡不踏实,喜欢趴睡
因为肚子不舒服,孩子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,翻来覆去哼哼唧唧。
还有的孩子平时没有趴睡的习惯,消化不良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趴着睡觉,因为这个姿势可以缓解肠胃不适,这时候宝妈就要注意了。
晚上是孩子肠胃疾病高发期,我家宝宝几次腹泻呕吐,都是在晚上,睡前好点了,半夜又难受起来,因为晚上的时候人体各系统维持在较低水平达到休息的目的,所以消化系统功能减弱,白天没有消化了的食物,引起孩子腹痛腹泻。
除了这些,孩子消化不良的时候,口腔中也会有一些特征,比如口臭、舌苔重。
有经验的宝妈往往都知道,宝宝肠胃状况,可以从口腔中发现端倪。
如果孩子舌苔变厚,发白,有黏腻感,说明孩子消化不良了。
如果孩子出现口臭,而我们明明每天帮孩子刷牙清洁口腔,这也说明孩子消化不良了。
口本来就属于消化系统的一部分,当孩子脾胃受损时,食物没有被完全消化,在体内发酵而产生异味,宝宝口腔就会产生酸臭的味道。伴随着口水增多,孩子流出来的口水都是臭臭的。
说完了口腔,还有一点也不能忘,那就是孩子的便便,也体现肠胃状况。
如果孩子放气变多,而且“屁”是酸臭味道的,说明孩子可能吃了比较多不容易消化的食物,气体以这种方式出现了;
如果孩子大便次数变多,比如一天超过3次,而且便便较稀,呈黄绿色,有酸臭味,这也说明孩子消化不良了;
而如果孩子便便干结,这是便秘的前兆,需要让孩子多吃些帮助排便的蔬菜,富含植物纤维,帮助通便。
那么,怎么喂养才能预防消化不良呢?
老话说得好,要想小儿安,三分饥和寒,孩子不知道“饥饱”,吃多少吃什么,全爸爸妈妈来把握。我们不要总觉得给孩子吃好的,让孩子多吃就是对他好,合理有度均衡,才是饮食法宝。
另外,3岁之前的孩子,消化功能还不够完善,一些油炸类的食物,生冷刺激性的食物,一定要少吃;高蛋白高脂肪含量的食物,虽然更有营养,但是要注意量,荤素搭配,才更能保证营养均衡;最后一定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定时定量,不要突然大吃,不要吃得太快,吃饭时要认真,学会仔细感受肠胃在身体中的存在,让孩子从小就对自己的“胃宝宝”“脾”宝宝好一点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