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三七名称来历的说法很多,比如说种植三七要做到三分光照、七分遮阴,三七有三分喜阳、七分喜阴。
还有三七每一株几乎都是三道节子,每道节子上也几乎都是七片叶子,所以名叫三七。
又或者种植三年到七年才有药效,所以叫三七。
这些说法看起来有一定道理,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。
三分喜阳、七分喜阴的植物不止有三七,另外只要见过真正三七植株的就知道,茎叶的形态并非三茎七叶。
三茎六叶和五叶
四茎五叶
至于种植年份,确实是要种到第三年才开始有比较好的药效。但后面这个七年的说法,就很牵强了。
市场上,药用三七绝大多数都是三年的,四年及以上的非常少。
图文无关
这是因为三七的种植成本是非常大的,不但要施肥、浇水,还要担心病虫害。
本来种植了三年的三七已经具备很好的药效,可以挖了来售卖的,但如果多种了一年而发生了病虫害,那岂不是要亏死?
投入这么多的成本,担这么大的风险,但四年以上的三七不见得比三年生三七药效多太多。
所以,药农自然就只愿意把三七种植到三年。
虽然也有会种植到第四年的,但那是极少数,更不要说五年或者六、七年的。
那么,如果基本都是种植周期为三年的三七,怎么有些很大有些很小呢?
这是三七自身的原因,以及周围营养成分、土质等影响,所以就有了不同大小的三七。
就像是一棵树上的苹果一样,有大有小是很正常的。
那么三七这个名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?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的是:“本名山漆,谓其能合金疮,如漆粘物也”。
这是比较正确的说法。
但三七的本名不是山漆,只是在苗语中三七和山漆都是同一个音:“猜(chai)”。
在以前,苗族同胞发现一种草药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,放在伤口上就像是用山漆树的树浆把伤口粘合起来一样,所以他们把这种草药的名字叫的和山漆一样。
为了和漆东西用的山漆树相区分,会把三七叫做“做药用的chai”,山漆树叫做“漆东西的chai”。
到了汉族这里,就相应叫成了“药用山漆”,后来又按照医家惯例,选用谐音笔画简单的汉字“三七”称之。
看到这里,相信大家明白了三七名称的来历,同时也知道了三七的止血能力是多么的强了。
但是要注意的是,止血的是生三七,炮制过的熟三七是用来补血的,大家不要搞错了。
另外,孕期不可以食用三七,一定要牢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