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金利达健康商城 | 免费注册
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(赣)网药平台备字[2024]
第000001-000号

端午采艾,是习俗,更是人体健康的宝藏

来源:金利达健康商城发布时间:2021-06-11 09:42:02
【导读】 诗歌有云“端午时节草萋萋,野艾茸茸淡着衣。无意争颜呈媚态,芳名自有庶名知”。端午节前后,正是五月艾草收获的季节,每当到了这个时节,采艾、吃艾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也可以说采艾是五月里别样的修行。艾是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《孟子·离娄》记载“今之欲王者,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”。什么意思呢,就是说想要治好延绵七年不愈的疾病,那就得寻找放置三年的艾叶来治疗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艾叶在古代对


诗歌有云“端午时节草萋萋,野艾茸茸淡着衣。无意争颜呈媚态,芳名自有庶名知”。端午节前后,正是五月艾草收获的季节,每当到了这个时节,采艾、吃艾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也可以说采艾是五月里别样的修行。


艾是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《孟子·离娄》记载“今之欲王者,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”。什么意思呢,就是说想要治好延绵七年不愈的疾病,那就得寻找放置三年的艾叶来治疗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艾叶在古代对治疗疑难杂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艾以叶入药,性温、味苦、无毒、纯阳之性、通十二经,具回阳、理气血、逐湿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,亦常用于针灸。《本草纲目》中同时也说:“艾叶取太阳真火,可以回垂绝元阳。服之则走三阴,而逐一切寒湿,转肃杀之气为融和。灸之则透诸经,而治百种病邪,起沉疴之人为康泰,其功亦大矣。老人丹田气弱,脐腹畏冷者,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,妙不可言。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。”《中药学》也记载,艾叶性温,味苦、辛。归肝经、脾经、肾经。有着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的功效。


端午节一直有着采艾,挂艾的习俗。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“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踏百草,采艾以为人(形),悬门户上以攘毒气。” 《庄子》里也有记载“越人熏之以艾”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古人在端午前后,会采艾并挂于屋前,用来预防疾病并辟邪。这个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。这是为什么呢?就是因为端午节前后,正值夏季,湿热之气渐长,是蚊虫好生的时节,更是疾病频发的季节。艾草因其有着特殊的芳香气味,端午节在门前挂上艾草,气味可以驱蚊虫,又可以寓意驱邪于门外而预防疾病。


端午时节,还有吃艾糍的传统习俗。艾叶,其性温,有着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的功效。在湿热的夏季吃艾糍,这有着中医冬病夏治的智慧。冬为阴,夏为阳,“冬病”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,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,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,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而发病。在夏季吃艾糍就是在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比较旺盛之时,通过温补阳气,散寒驱邪,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,达到增强人体免疫力,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。有些地方还有着端午艾叶煮水泡脚的习俗。其意义基本与吃艾糍相同,艾草具有的温经散寒,活血止痛作用可以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的痹症、局部的麻木不仁等。对上了年纪长受颈肩腰腿痛困扰的老年人而言,是一种有效廉价的治疗方法。


艾糍


当我们采摘了五月艾,用不完的保留下来,这更是一笔健康的财富。孟子曾言:"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,苟为不畜,终身不得。” 《本草纲目》也记载:“凡用艾草叶要用陈久者,治令软细,此谓熟艾。”这就是说明了陈艾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,七年的疑难杂症都可以用放置三年的艾草来治愈。艾草的放置,一般是三年到五年为陈艾,陈艾与新艾相比,陈艾的燥烈之性大减,但其药性更为温和,其效用时间更有持久。所以陈放下来的艾叶我们可以制作成艾条,艾柱,用来治疗慢性疾病。但是这艾叶也不是陈放时间越长越好,一般是三到五年为宜,时间过长,其药效也会随机降低。在陈放艾草时,一定要保持环境干燥,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艾草变质,失去药效。



端午艾的作用,你清楚了吗,这不仅仅是一种习俗,更是人体健康的宝藏。


标签:
1